现在的高级机械表被视为奢侈品、收藏品,甚至是艺术品,不过,回归时间计算、机械原理等等,制表根本就是一种科学。只是,科学还不足让世人为它倾倒,加上美学元素,才让钟表超越实用性而广受欢迎。为了进一步了解这样的事实,我们就以宝玑BREGUET为例,从宝玑发明的科学装置和美学设计来了解,很快就能看懂制表的理性与感性。

陀飞轮是宝玑最著名的发明之一。图为陀飞轮问世220周年纪念版,宝玑Classique Tourbillon Extra-Plat Anniversaire 5365腕表。
在亚伯拉罕-路易‧宝玑创业的1775年,制表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,而宝玑就像天才一样,有很多改良钟表性能与提升美学的发明,更厉害的是,其中不少当年的发明影响至今,甚至仍被沿用!陀飞轮只是其中最众所皆知的一个项目。

21世纪问世的双层矽游丝也是宝玑的发明。
表友们已经很熟悉陀飞轮。因为发明陀飞轮的成就非凡,所以在宝玑陀飞轮机芯上大多能看到BREVET DU 7 MESSIDOR AN 9(共和历9年获月7日专利)的标示,借此纪念1801年宝玑取得陀飞轮专利的日子。附带一提,法国共和历是法兰西第一共和所用的历法,与现行的西历/格里历不能一概而论。
此外,高级机芯才有的双层游丝也是沿用至今的宝玑发明,这种游丝较单层的平面游丝有更好的等时性,同时更能抵抗外来冲击的干扰。时至今日,虽然平面游丝也有很好的性能,但双层游丝的历史传承和视觉美仍无可取代。到了21世纪,宝玑还以全新专利技术,将双层游丝升级为矽游丝版本。

宝玑574 DR手动上链机芯的摆轮,配置了两条同轴、上下分层的矽游丝,借此获得最佳等时性。而摆轮所用的磁性枢轴则是另一项领先群伦的发明。
21世纪初问世的矽游丝具抗磁、等时性高等特点,性能非常优异,但碍于制程限制,矽游丝只能作成平面型式,而无法做成宝玑发明的双层式游丝。如何在绝佳性能与文化传承间作选择?宝玑提出了鱼与熊掌兼得的绝招。
2008年宝玑取得双层矽游丝的专利,当时并未公布关键细节,大家不得其解。后来在官网上释出图片(本文第二张图),原来宝玑以特制零件连结上下两层矽游丝。这看起来虽然简单,但对极细微的矽游丝精密加工很困难,何况在加工后还不能影响性能。难怪在专利到期后的今天,仍没有其他品牌的双层矽游丝出现(至少没公开宣传)。
宝玑不仅是钟表历史上的发明王,到21世纪的前20年里,宝玑的新发明早已超过百项,上图的磁性枢轴、双游丝摆轮都属其中。

宝玑阿拉伯数字时标、宝玑指针是宝玑的美学发明,而钱币纹表壳、焊接式表耳则是现代宝玑的鲜明特色。
接下来就讲讲宝玑的艺术天份,最常被提及的就是宝玑指针、宝玑数字时标、机刻雕花……等等。早期的钟表业也很竞争,因此尽量要作出差异化;很有商业头脑的宝玑发明了前所未见的指针型式与字体,并将原本用于装饰器物外观的机刻雕花,拿来装饰面盘,从视觉上提升辨识度。而在面盘配置方面,古董宝玑怀表也有独家设计,这种不与人同的精神,至今仍影响着所有宝玑表款。
当然啦!外观设计很容易引起别人仿冒学习,因此宝玑还以特殊的蚀刻技术,在面盘上留下宝玑密署,在特定的角度下,面盘上才会出现原本看不见的Breguet签名,所以也被称为隐蔽式签名。这也是200多年前的宝玑发明之一!
评论